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長榮高等女學校時期

 

秉持人是依上帝形象所造的男女平等精神,開創臺灣女學之風
堅守信望愛校訓,實施以人為本、多元學習及適性發展之教育

第一屆合照

(原臺南新樓長老教女學校)


1867 年第一位來台的牧師宣教師 李庥倡導設立女學
1887 年南台灣第一所女學『臺南新樓長老教女學』設立

在英國宣教師的精神感召下,長榮女中隨著歷史的洪流大步向前邁進。

維基百科:臺南市私立長榮女子高級中學
長榮高等女學校時期 (1939~1945年)
番匠校長接任後,日本政府有意昇格本校為新學制的高等女學校,但要求本校參加檢定考試。

1939 年在番匠校長、井川直衛教務主任與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,本校順利通過檢定考試並正式獲得日本政府的承認,並依照日本文部省〈相當於現今教育部〉學制規定,成為四年制女子中學,校名亦更改為「長榮高等女學校」。
當時學生人數增至六百五十名,教師約三十名,寄宿學生占全校學生的八成。
1941年時世界大戰轉激,太平洋戰爭爆發。學校因而進入生活困苦的緊張狀況,全校師生利用空襲斷續的停課時間,在校內空地栽種農作物,並飼養雞家共度此一時期。
當時的日本政府為宣揚所謂「日本神道」,干涉本校不可自由教授聖經,學校不顧此一干涉,一直保持聖經課程,維護了傳統的基督精神。同時日本政府亦嚴禁本校學生學習漢文,並強迫學生使用日語。
但治校的番匠校長不以統治者心態逼迫師生,反而全心全力投入本校的一切建設和發展,由衷關懷每一位學生,並與全體師生同甘共苦,維持本校教育水準,也維護了本校的傳統和教育,在本校留下不朽貢獻和影響。
而在番匠校長努力完備各種教學設備的狀況下,不僅設有美術、書法、英語會話、珠算、簿記、插花、理化實驗等的課外特別指導,尤其注重音樂教育,設有風琴、鋼琴個別指導,每年舉行二次音樂會,每週舉行一次音樂欣賞會。此時本校的體育風氣也非常興盛,屢次奪得台南女子田徑賽和排球賽冠軍。
1945 年台灣光復後, 番匠校長及全數日籍老師都被遣散歸國,但也因為番匠校長在本校的經歷,歸國之後在石川縣北陸學院繼續任教,因而促成 1985 年本校與北陸學院締結姊妹校一事。此時的長榮高等女學校改制為六年制普通高中,分為初中及高中各三年,並改名為「台南市私立長榮女子中學」。

同年,董事會聘請劉主安先生擔任第五任校長。
記事簡述

民國 28 年:改名為「長榮高等女學校」。
民國 34 年:台灣光復,日籍校長及教師回國。
民國 34 年:改制為六年制普通高中,並更名為「台南市私立長榮女子中學」。
民國 34 年:劉主安校長接任本校第五任校長。
瀏覽數